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 >>教研制度
教研制度
太和二中师徒结对方案
【文章来源:教导处】 【发布人: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3-05-10】 【点击率:602】

促成每位师生最佳的发展,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充分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积极搭建有利于年轻教师发展的平台,迅速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育人水平是我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素质,将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师徒结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教学骨干教师以及老教师的教育教学优势、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导、提、教,切实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要求:

1、参与结对活动的所有教师对此项活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杜绝敷衍搪塞,力争短期内见成效。

2、师徒间每周相互听课一节,课后及时评价,并在备课本、听课本上作好记录。除听课外,还要随时进行教学探讨,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每学期结束时师徒各自上交一份指导情况和被指导情况总结到教务处存档,不上交资料视为无效。

4、教务处将定期对师徒结对活动情况进行考核。

三、结对目标

1、总目标:造就一批新的名师和学科骨干教师,满足学校培育人才的需要。

2、具体目标:

1)主要是针对新教师的基础培养。通过结对,使其迅速入门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师徒之间协作研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学业务,达到教师队伍的群体优化。

四、基本职责

1、师傅:

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为人师表。

1)认真贯彻、模范执行师德规范,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切实做好指导工作。

2)主动关心徒弟教师的成长,认真帮助徒弟教师分析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探讨明确努力提高的方向和成长途径,热情指导,及时检查。

3)指导徒弟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指导他们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上取得成果。帮助他们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4)调动和保护徒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帮助徒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不良倾向,并对徒弟提出评定意见。

5)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6)每学期听徒弟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并且使用专门的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学期末上交备查。

 7)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教案。不合格教案一律不允许进课堂。每学期重点审阅徒弟3—5份备课教案,给予悉心指导。

8)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是否认真,批改数量、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9)每学期指导徒弟上1堂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

10)每学期末对被带教教师作出一次综合评价。

11)写好一篇带徒心得或体会。

2、徒弟:

要做到三学: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做人──为人处事,为善、求真;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

1)、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自觉执行师德标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认真学习、钻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观念,在实践中自觉贯彻、主动探索,认真执行教学常规。尊重指导老师,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帮助,认真完成指导老师安排的每一项任务,主动向指导老师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主动向师傅请教,对师傅指出的意见虚心接受,及时改进、提高,主动、积极地在各方面吸纳师傅的所长;主动邀请师傅亲临课堂指导自己教学。

4)、在教学常规上(备课、说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力求稳扎稳打。在师傅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或案例分析。

5)、带教期内,每学期需观摩师傅的示范课6节以上,每学期在年级组以上范围公开汇报课一节。

6)、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能大胆质疑问难,能努力实践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五、管理与考核

由教导处牵头,年级组具体管理与考核。

建立完善的师徒结对档案,每学期上交相关的师徒结对材料,对师徒结对工作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师徒成长历程,作为晋职、评优的依据。

加强督查指导。师徒结对领导小组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师徒结对活动进行督查指导。

加强过程管理。落实《师徒结对协议书》、《带教计划》、《太和二中师徒结对活动记录》、等,及时跟踪、检查、指导教师与学员之间履行情况等。

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为了使这项活动扎实有序、高效地深入开展下去,各校将把这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计算一定的工作量,并实施考核评比奖惩等,充分激发指导教师与学员的积极性。

加强反思总结。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各召开一次准备会和总结会,做到科学规划,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