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 >>教研论文
教研论文
以学陶师陶为载体 构建真善美和谐校园
【文章来源:德育处】 【发布人: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6-04-12】 【点击率:854】

太和二中陶研工作在县陶研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陶研队伍建设、陶研特色教育,陶研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开创了陶研工作新局面,促进了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师德建设为主线,积极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学陶师陶活动中,我校始终突出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做到学陶师陶与师德师风建设相互融合、相互浸透、相互促进。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思想为指导,弘扬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离去”的奉献精神,教育和培养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增强广大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工作中树立起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坚持“热心、关心、细心、耐心和创新”的工作态度,用高尚纯洁的师爱,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达到极佳的教育效果,促进了“严谨、认真、务实、创新”的教风、“谦虚、勤奋、博读、求真”的学风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的形成。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平安、和谐、文明的校园。2009年底,我校被评为太和县“文明单位”。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我校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领悟其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施行,促进内化。第二十六个教师节前夕,我校评选出“我最喜爱的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组织“知荣明耻,我们先行”征文比赛;举办“学习行知思想,弘扬高尚师德”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等。

二、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持续开展师陶学陶研讨活动。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师陶学陶,既是陶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我校积极开展与参加各种师陶学陶活动,将师陶学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积极组织教师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写心得体会,并择优在“学陶师陶专栏”上发表。

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教学相长。以陶为师,就要努力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实践“教学做合一”。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开展体验生活活动,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因为实际生活的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实际结合,为现实服务,为人民服务。生活教育的影响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活过程的本身就是教育。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一百句话,不如社会上的一句话,生活本身对人的教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以活动课程为载体,引导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学生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在交通路口遵守交通规章制度,帮助残疾人过马路,清除路边墙壁或电线杆上的小广告;服务于学校,我校成立了学生值周小组,让学生检查学校班级的学习纪律,出勤情况,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服务于家庭,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体验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验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发展。我校通过鼓励教师写教研论文、组织课题研究、参加省、市、县的优质课大赛等多种形式推进陶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使陶研工作与教学中心工作有机的整合,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比课、赛课、研课活动。新上岗教师上达标课,师徒结对教师上对比课,名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我校每学期都要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交流与研讨活动,面向全县开展公开课教学。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以陶行知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为目标。我校还大力推进陶研工作进课堂,通过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深入阅读陶行知读本等,使他们从小就认识、了解陶行知,从小确立“学做真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校教师人人都是陶研会会员,都认真、深入的学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把学习、普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结合起来,一年来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2010年我校高考本科达线突破500人大关,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有260多人分别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李瑞老师负责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已经结题;吴书峰老师负责的省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即将结题;丁梅静、骆秀丽、盛洁、汪月东、吴小振老师的优质课分别获市一等奖或二等奖;丁梅静老师还获得省三等奖;在辅导学生参赛方面也取得较大的成绩:龙宏辉、曹俊涛老师辅导学生参加省中学生航模比赛,张壮获一等奖、张俊豪获三等奖;滕德坤、王建梅、马园园、李参军、张强辅导学生参加市数学、生物联赛有11人获奖;骆秀丽老师辅导的学生在建国六十周年省中学生绘画比赛中有15人获奖;张欣、张峰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规范字书写大赛有12人获奖。

三、以办学要有特色为抓手,指导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

陶行知先生早在六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办学要有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的主张。他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创办了南京的晓庄师范、江苏的湘湖师范、新安小学、上海的山海工学团、香港的中华业余职业学校以及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十几所富有特色的学校。我校音乐、体育、美术、书法教学伴随着文化课教学的突飞猛进发展迅速。音、体、美、书特长班连续三年应届本科录取人数位居全市第一。我校还把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加强和完善对全体同学的音、体、美、书素质教育与部分尖子学生的重点培养,建立了全省中小学首家校园陶吧,成立了铜管乐队、航模队、体操队、足球队和篮球队等各类专业活动团体,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在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仍加大对艺体教育的投资力度,添置了大量的音、体、美器材。我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定期举办艺术节、书画摄影展、师生趣味运动会、教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学生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等,多次承办“太和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太和县初中升学体育加试工作,还多次代表市、县参加各类省级赛事。

艺体教育的蓬勃开展为学校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进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艺体新苗茁壮成长,文体活动成效显著。“小三门”做大文章,艺体之花分外香,初尝胜果的二中人更坚定了发展艺体特色教育的信心。

四、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深化师生的师陶学陶活动。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陶师陶氛围,普及陶行知教育思想。我校组织教师阅读《走近陶行知》和县陶研会印发的学陶师陶经验材料,组织师生阅读《陶行知诗文选》,通过开展“读”、“摘”、“记”、“诵”、“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保证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营造书香型校园,使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普及到全体教职工,还要普及到全体学生,扩展到社会,推动学陶师陶工作进一步发展。我校注重陶行知思想在读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掀起全校师生学陶师陶新高潮,进一步凸显我校的学陶特色。

五、加强联谊交流,学习鲜活经验。

为使我校陶研工作尽快走上快车道,我校邀请市、县陶研会领导常来校指导学陶师陶工作,邀请陶研专家到我校作学陶报告;同时,加强与各兄弟陶研会的联系,组织学陶骨干参加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省内外知名的陶研先进学校,参观访问陶陶行知纪念馆;积极参加省内外陶研会有关会议,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学陶经验等。

我们坚信,在省、市、县陶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学陶、研陶、师陶的工作必将再上新台阶,我校的教育教学必将再创新辉煌,我校必将成为真善美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