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 >>教研组
教研组
高三数学上学期备课组计划
【文章来源: 高三数学组】 【发布人: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2-08-25】 【点击率:606】

高三数学上学期备课组计划

    一. 背景分析

    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2010年数学试卷充分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在前三年命题工作的基础上做到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兼顾了数学基础、思想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多方面的考查,融入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题材,选材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地考查数学素养,多层次地考查思想能力,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特色: 
    1
 试题题型平稳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新增内容的考查 
    2
  充分考虑理科考生的思维水平与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层次性 
    3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4
  深化能力立意,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5
  重视基础,以教材为本 
    6
  重视应用题设计,考查考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
 教学指导原则 
    1.
 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双基,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2.
 高中的“重点知识”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向量、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  
    3.
 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
 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5.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 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6.
 复习课中注意新的目标定位。 
    ①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在学习过程中的的合作精神; 
    ④
 激活显示各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应用。 
    7.结合实际,了解学生,分类指导。
  
    
高考复习要结合高考的实际,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了解学生要加强量的分析,建立档案.了解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

    三. 复习参考资料 
    1.
 2010年数学科《考试说明》(广东)考卷。 
    2.《三维设计》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四.
 教学参考进度 
    1.第一轮的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


时  间

课 题

课时内容

课时安排

 

 

7.20――7.26

集合与简易逻辑:重点是集合的运算

1.   集合的概念

2.   集合的运算

3.   不等式的解法

4.   简易逻辑

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6

 

 

 

 

 

7.28――8.18

函数:重点是函数的性质。

1.   映射与函数

2.   函数的对应规律

3.   函数的定义域

4.   函数的值域

5.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6.   函数的单调性

7.   反函数

8.   指数式与对数式

9.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0.函数的图像

11.函数的应用

 

 

 

 

 

 

24

 

 

8.18――8.27

三角函数:重点是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求学生熟记公式。

 

1.角的概念的推广与弧度制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4.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6.本章综合

 

 

 

12

 

 

 

 

9.1.――9.19

导数:近几年频繁出题,学生较易掌握。重点是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

 

1.导数的概念

2.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4.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0

9.21---10.5

不等式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解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及简单应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0

10.5---10.20

数列:重点讲解等差、等比数列和递推关系式。

1.数列的概念、递推关系式

2.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4.数列求和

5.数列综合

10

 

 

10.23---11. 5

平面向量:详讲向量的运算(数量积和坐标运算)略讲定比分点。

1.平面向量的概念和性质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4.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

5.本章综合

 

 

12

11.7---11.25

立体几何:重点是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与证明

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3.   平面的基本性质

4.   空间直线

5.   直线与平面平行

6.   直线与平面垂直

7.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8.   两平面的平行与垂直

9.   空间角

10.空间距离

11.棱柱

12.棱锥

13.

展开与折叠

18

11.27---12.17

直线与圆的方程:重点是直线方程,简单的线形规划必考要着重训练。

圆锥曲线:重点是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几何性质高考必考,训练以选择填空为主。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2.直线的方程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简单的线形规划

5.曲线与方程

6.圆的方程

1.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4.本章综合

20

 

 

 

12.19――1.13

概率与统计:高考必考,三种题型均有可能出现。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题。侧重二项式定理的复习。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3.相互独立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1.   两个基本原理

2.   排列及其应用

3.组合及其应用

4.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

5.二项式定理

 

 

 

25

1.15---1.21

推理与证明

1.   推理与证明

2.   数学归纳法

6

1.23---2.4

算法初步

1.   算法与程序框图

2.   基本算法语句

3.   中国古代算法案例

10

2月 底

复数:重点是复数的概念和复数的初步运算

1.   复数的概念

2. 复数的运算